杰出校友,赞! 韦剑华,广西工艺美术学校第一届工艺专业毕业学生。 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先后毕业于广西工艺美术学校和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结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方向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漆画高研班和漓江画派研究院黄格胜教授中国山水画课题班。曾任广西柳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柳州国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职。主要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全国青年版画大展”、“第二届全国漆画展”、“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第九、十届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其中漆画作品《云梯上的女人》荣获2014广西工艺美术展“八桂天工奖”金奖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最高奖。 现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视觉艺术系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广西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委员、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委员。 白裤瑶老庚/68cm×137cm 从地里长出的瑶老庚——评韦剑华人物画白裤瑶系列 文/蓝凡武 千百年来,中国人物画皆以“成教化,助人伦”和自得自娱为主要功用。 自清末之后,西风东渐,国人对民族文化不仅自卑而且自贱,中国美术界亦从20世纪初全盘西化,几乎完全摒弃中国画千古不易之“六法”审美原则。虽名曰水墨,实则以毛笔在宣纸上涂抹西画。民族审美的旁落和缺失,导致几代人在乱象丛生中迷失方向,或以丑为美或以怪为荣,令人莫知真善之本。
晨妆图/68cm×137cm
十五元宵打陀螺/68cm×137cm 韦剑华是这浊流中的一道清泉,读他的画,如同走进武陵桃源,让人回到平和童真的世界。 韦剑华从小生活在红水河畔,母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山歌王,父亲是小街上人人敬重的名医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熟识南来北往的父老乡亲,乡亲们的酸甜苦辣深深地烙印在他幼小的心田。特别是邻近白裤瑶老庚们的生活习俗、服饰和劳作等,更是令他神往。因为父亲的缘故,他常有机会到白裤瑶寨中写生,并与瑶民结交,每每大碗喝酒,不醉不归。二三十年的交情,二三十年的写生。即便是白裤瑶老庚一个微妙的眼神,或一个无意的动作,他都如同摸着自己的手一样熟识。他热爱家乡,热爱原生态的白裤瑶老庚。因为有爱和真情,他笔下的白裤瑶形象就像春雨过后,田野里绿油油的玉米苗一样长得那么自然从容,那么可爱可亲。 大布条/68cm×137cm 韦剑华笔下的白裤瑶极具民族特色,不论是碗大的飞旋陀螺、吱吱呀呀的旧纺车,还是红黑交错的蜡染布、高悬山间的老粮仓,甚至披着两片夹布的瑶妹或是腰拴长串门匙的壮汉,即便是对镜贴花黄的姑娘或欢快奔跑的猎狗,都无不神采奕奕,几令人恍惚置身其间。 三月飘香/68cm×137cm 韦剑华笔下的白裤瑶形象十分简练传神,构图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造型质朴,给人一种笔墨之外的情趣。韦剑华有过人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技巧,创作时常不打稿,无论多大的规格皆随心而行,或手或脚或腿或鼻全凭兴起,一笔落下,便笔笔生发,而终为一笔。韦剑华表现白裤瑶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饮酒,二是对歌,三是打陀螺。每类题材都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看看《打老庚》中醉酒的俩老汉,一人海碗仰脖痛饮,一人抱酒罐侧耳倾听,两人前后拉扯,神态憨厚可笑,几如邻居大叔,实在亲切。而《打陀螺》中的年轻人则另有一种朝气精神,或是叼烟或是叉手,莫不洋洋自得,非我王者之态跃然纸上。《纺纱车》中的老奶奶则让人更为可敬,一副老花镜半挂脸颊上,一手摇把,一手扯线。五六岁的小孩蹒跚而至,年轻的妈妈一边织布一边余光关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使整个场面充满生机。《对歌》中三三两两的青年人尤为动人。小伙子傻傻地呆望,或欲偷眼一瞅的神态或放胆引吭高歌的得意状,几似把热辣辣的情歌唱到天亮去。而姑娘那不经意的回眸一笑,或欲说还休的含情娇容,或羞答答的低头痴笑,简直活生生地就站在眼前。
共荣图/68cm×137cm
韦剑华的画平静、纯真、唯美。常常让不同文化修养,不同阅历的人有不同感受。 一个画家,不论他技艺有多高,倘若毫无感情或为功名利禄,那他的作品绝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唯有真诚,作品才离俗、高雅和美妙。 也许,韦剑华的笔墨程式并未有更多的突破,但在意境上却远远胜过同龄人,他的画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他的美在于一以贯之的真诚,在于如不动的童心。
合线图/68cm×137cm
绕线图/68cm×137cm |